疫情期间,宅在家里,经济收入受到影响,车贷、房贷、信用卡等怎么还?小门店的资金周转遇到困难怎么办?
4月1日
记者从平城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了解到
近期网络贷款诈骗案件增多
占到网络电信案件发案数的三成多
民警提醒
急需用钱的市民
警惕这些网络“黑手”
案 例
3月下旬的一天,市民李女士接到一位自称某金融贷款平台客服的电话,对方问李女士是否需要贷款,李女士因近期资金紧张,告诉对方需要贷款15万元,之后添加了对方的QQ。
加好友后,对方给李女士发了个二维码,让其扫描安装某贷款APP,并注册账号。不久,对方告诉李女士,申请的15万元贷款额度通过了。
放款前,要验证李女士的身份,同时交6000元“包装费”和1.5万元的保证金。李女士没有多想,直接往对方提供的银行卡上转了2.1万元。接着对方又告诉李女士,她的个人征信有问题,需要提高转账流水信息,以证明具有还款能力,让李女士往对方卡里转了1万元。
期间,对方又以李女士银行卡填写错误、资金流水不足等理由,要求李女士继续往对方卡里转钱,前前后后共转了7笔,累计6万余元。次日,李女士再次联系对方时,发现QQ被拉黑,对方的手机也停了机,这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骗子。
平城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电诈中队民警告诉记者,网络贷款诈骗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的“诱饵”就是那些广撒网式的“放款快”“不需查征信”“额度高”“利率低”“免审核”网络贷款广告语,并且在实施诈骗的过程中,最鲜明的特点就是“环环相扣、环环都是坑”,这样导致受害人不仅没有解了急需钱的燃眉之急,反而上当受骗,市民李女士的受骗经历就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贷款诈骗案件。
市民如何远离网络贷款诈骗呢?
警方提醒市民
来源:大同新闻网